您的位置:首页 >  行业新闻  >  怎么解决员工学到东西就走的问题
分享到:

行业新闻

新启科技 发表于 2015-10-13 17:45:49   [来源:新启科技]

返回上级

怎么解决员工学到东西就走的问题

      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:教会徒弟饿死师傅。从古到今,都会有这种现象存在,演变到企业内部员工学到东西之后就辞职,这个问题让很多管理者和HR都头疼。是员工的忘恩负义还是企业本身的问题,我们只有深入分析了解之后,才能解决。
  首先,作为管理者和HR都会懂得,对员工的培训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投资。给员工培训和教育,首先得益的是公司,其次是员工,如果没有给员工培训或者进行不适合的培训,员工有可能达不到企业要求的目标,直接损失的是公司。如果公司发展不好,员工也有失业的可能,从这点来说公司和员工的利益是一致的,所以对员工进行不定期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投资。
  培训是一种投资,既然是投资就肯定会有风险。经过培训的员工能力提高、技能增长,有的可能就跳槽,有的也可能继续等待更好的机会。培训的风险就是员工学到了东西就离开了公司,要解决这个问题,要分析具体原因。
  相信大家见过很多这样的情况:某公司请一位认真负责勤恳的新人来工作,新人的薪资待遇很低,工作量却比老员工都要大,甚至是几倍,贡献也很多,但是干了一段时间就走了。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就觉得这位员工无情无义,各种谴责抱怨,但依然会继续招聘新人,只因为成本低。
  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要求员工诚实守信,这点毋庸置疑,但往往很多企业对员工要求很高,对自己要求却很低,这样的企业随处可见:1.员工进入公司前,把岗位描述和工作中收获描述的非常有吸引力,但是进入工作后,员工才发现根本就是描述的那个样子。2.招聘的时候承诺表现好了加薪,或者公司处于创业期,随着发展会有更多的福利,但是实际上却是遥遥无期,让员工看不到一点希望。3.承诺给员工加薪,但却迟迟没有具体行动等等。
  作为企业管理者或者HR应该知道,合同上的工资实际上是企业花钱购买他的劳动力,员工用劳动力给企业创造价值,而获取工作经验是员工应得的非物质的东西,和企业给予的报酬无关。企业和员工会经历三个阶段:
  1.试用期。开始的时候,是双方的磨合期,也是互相适应的过程,短期内看不出薪资和贡献是否平衡,也许是平衡的,也许是失衡的。
  2.转正期。企业的报酬和员工的劳动是等价的。当员工和企业双方决定继续合作的时候,已经表面了企业给予的薪酬和员工的劳动是等价的,双方是平等雇佣的关系。
  3.分手期。员工通过自我提升和企业培养,她的价值已经超过了企业原先给予的工资,就像商品的价格超出了你给的价格,市场定位是8K的东西,就算用人情+谈判,也很少有人6k卖给你的。这个时候要么企业涨工资,要么员工跳槽,这个事情很正常。
  很多企业管理者的误区就是:工资、或者说价格是出卖者定的价格。其实并不是,市场会反映出来每个人的价格,是无法拒绝的,比如你的员工,在工作的时候就会有人给他说,或者他自己去网上也可以查,同类工作的市场定价,一个人的价值变了,而你不愿重新定价,那对方自然待价而沽。所以等人家能力涨了,工资也就要跟着涨,这是市场规律而不是某家企业可以说了算的,如果你不涨,员工离职也再正常不过了。
  人才就是千里马,企业管理者和HR只有做一个懂马、识马的伯乐,才能知道千里马到底能带来多少价值。其实,市场不缺千里马,只是缺少懂马、识马的伯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