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当代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
1、课前准备工作不充分。在听课过程中,我发现个别教师对课前准备这个重要的环节重视不够。主要表现在,上课铃响后才慢悠悠到教室;本可以提前准备在小黑板上的内容上课时才板书;由于研究学情和课程不够,导致备课不够充分不成熟,对课堂教学组织的实施产生负面影响等。这些课前准备不充分,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课堂上浪费时间,极大地降低课堂教学效益。
2、学生习惯培养不重视。由于较为特殊的校情,部分学校学生行为习惯普遍较差,尤其是学习习惯。比如,学生课前静息普遍不好,学具准备不齐,该做笔记的不做或不规范,思考问题不主动、不深入,回答问题不积极或扰乱课堂,预习不充分或根本不预习,课后练习质量低劣或拖欠,业余时间学习安排毫无计划等等,此类现象不一而足。其关键在于学生自控能力和自我教育意识普遍缺失,教师在教育过程中,缺乏指导方法和持之以恒的精神,缺乏协同作战的意识。
3、组织教学的能力不够强。课堂组织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,管理学生、引起注意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、使其活泼主动地学习,建立和谐融洽的教学秩序,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。教师的课堂组织教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,毫不讳言,其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。但遗憾的是,个别教师在管理课堂纪律,吸引学生注意力,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,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。个别课堂混乱不堪,甚至处于完全失控状态,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。
4、教学方法过于陈旧。在课堂教学中,由于个别教师对新课程理解不够,过度依赖经验系统,教法单一、呆板。具体表现在,课堂教学多采用讲授式,重自己的讲解感觉,对学生接受与否关注不够,缺乏新颖和创造力。尤其是对学生学法指导不够,影响了学生的发展。
5、课堂气氛较为沉闷。课堂气氛是师生在课堂上教与学的情绪和钻研状态的表现。在课堂教学中,教师本应该通过精彩的导入、精心的设计、丰富的语言、师生的互动等来创设生动活泼、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。但在我所听的课堂上,这种场面很是难得一见。部分课堂是沉闷的,教师严厉的眼神、枯燥的说教,学生懒散的行为、漠然的表情,简直让人压抑、窒息,哪还有教与学的乐趣。
6、关注学生发展不够。在新课程背景下,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,是知识的建构者,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。但个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或面向全体不够,不敢或不愿把主动权还给学生,要不就是重知识的传授、轻能力和智商的培养,比如在知识探究、分析问题、归纳小结等方面,本该大胆放手学生,但教师往往“包办”、“越位”,不留空间给学生,一节课几乎是教师的表演,少见学生的主动参与。长此以往,学生虽乐得“清闲”,荒芜了自主思维、创新思维这片片良田。